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农药产品结构,高毒高残留农药比例从70%以上下降到2%以下。三类农药比例更加合理,高效、绿色、安全的环保产品逐渐成为主流。农药剂型正朝着高效、安全的方向快速发展,如水基、无尘、控释、缓释等。此外,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果防腐剂以及用于非农领域的新型农药产品和制剂发展迅速。
生物农药的发展已被多次写入国家级规划,从 2015 年农业农村部开始实施″低毒生物农药补贴示范试点″工程、《到 2020 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资料图】
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出,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农药产业发展各环节,支持生物农药等绿色农药研发登记,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调整产品结构,支持发展高效低风险新型化学农药,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同时在中西部重点培育一批生物农药优势企业和绿色农药制剂加工企业。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无毒生物农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
我国生物农药按成分和来源可分为四大类:微生物活体农药、微生物代谢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动物源农药。我国农药不仅为保障我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丰收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广泛应用于林业、渔业、畜牧业、园艺、公共卫生等领域。无毒生物农药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 2021 年,全国生物农药生产企业大约 200 家,年产量在 14 万吨左右,年产值约 30 亿元,占整个农药总产值的 10% 左右,井冈霉素、赤霉酸、阿维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四个品种的年产值均超过 1 亿元。生物农药年使用量已到 8 万吨左右,防治面积约4 亿亩,同时有一定量的出口。
2023无毒生物农药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潜力
生物农药,是指可用来防除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体本身及源于生物,并可作为″农药″的各种生理活性物质。
生物农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中国古代使用芒草、嘉草等植物灭杀害虫,欧美地区则用烟草萃取液、烟草、石灰粉、除虫菊粉、鱼藤根粉灭杀害虫。以烟草、松脂、除虫菊、鱼藤、红海葱、马钱子等有杀虫功能的植物为代表的植物源农药,以由天然矿物原料加工制成的硫磺、硫酸铜、矿物油等为代表的无机农药。
无毒生物农药具有化学农药所不具有的特殊优势。首先,具有安全性,能够对标靶特异选择,不对非标靶生物产生危害;其次,具有环保性,能够较快分解,残留少,甚至能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协同促进根系和植物生长;最后,产生抗性可能性小,生物杀虫剂通常通过多种模式进行作用,导致昆虫对其耐受性较低。
在环保和食品安全驱动下,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国内在农药减量增效、绿色农业、食品安全意识增强以及政策的强力推动下,生物农药制剂市场也开始明显发力,逆势增长,正加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吸引着众多资本的跨界布局。
我国也积极组织开展了生物农药及健康植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和创制,培育出众多种类丰富的高效生物农药新产品,涌现出成都新朝阳、江西新瑞丰、武汉科诺、陕西麦克罗、陕西美邦、山东惠民中联等一大批优质的生产企业。
从登记上来看,近年,农业农村部一直在加快生物农药登记,支持农药企业研发生产,生物农药登记数量、登记品种逐年攀升,已成为新农药品种的主力军,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截止2020年,共有微生物农药有效成分 47 个,生物化学农药有效成分 28 个,植物源农药有效成分 26个,合计 101 个有效成分。
“十四五”时期,重大病虫害呈多发重发态势,防控任务重,加之林草、卫生等领域需求增加,农药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大。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提供安全多样的农产品,对农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转型升级带来了外部动力。
《“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农药产业体系更趋完善,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生产集约化。推进农药生产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到2025年,着力培育10家产值超50亿元企业、50家超10亿元企业、100家超5亿元企业,园区内农药生产企业产值提高10个百分点。农药生产企业数量由2020年的1705个减少到2025年的1600个以下。
使用专业化。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普及,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着力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不断提高农药利用效率。到2025年,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持续推进化学农药减量使用。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无毒生物农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本报告通过深入的调查、分析,投资者能够充分把握行业目前所处的全球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具体分析该产品所在的细分市场,对无毒生物农药行业总体市场的供求趋势及行业前景做出判断;明确目标市场、分析竞争对手,了解市场定位,把握市场特征,发掘价格规律,创新营销手段,提出无毒生物农药行业市场进入和市场开拓策略,对行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标签: